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透露將訪華,美國商務部長何時來?
比特派錢包蘋果app 【官網下載地址:bitple.top】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比特派是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種區塊鏈資產,本站是專為移動端用戶開發,支持最新安卓手機,支持簡體繁體bltple258。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透露將訪華,美國商務部長何時來?
來源:新民晚報
中澳經貿關系正在步入實質性改善階段,其解決路徑對于中美經貿分歧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新加坡、法國、巴西等國首腦紛紛訪華之際,作為中國傳統貿易大國的澳大利亞也表達了期待。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雷爾13日表示,期待中澳兩國貿易盡快恢復正常,并透露自己將在幾周內訪問中國。
稍早前,中澳就解決大麥貿易糾紛達成協議,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訪澳。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認為,中澳經貿關系正在步入實質性改善階段,其解決路徑對于中美經貿分歧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中國副外長訪澳
12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堪培拉同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安思捷舉行中澳外交部政治磋商。中方表示,雙方就中澳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澳方稱,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談,對穩定雙方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外交部官方網站“主要官員”欄目,馬朝旭已于今年初擔任分管外交日常業務工作的副部長,正部長級。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勞倫森表示,馬朝旭是六年多來訪問澳大利亞的級別最高的中國官員,“這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馬朝旭抵澳同時,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11日表示,澳大利亞已經與中國就大麥貿易糾紛達成協議,澳大利亞同意暫停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澳媒認為,這是中澳兩國貿易關系持續改善的一個最新征兆。澳大利亞谷物生產者協會主席巴里拉吉為此感到高興,“達成協議的過程要比訴諸世貿組織的過程短很多。”
“大麥在澳大利亞的農業出口中占有很大份額。盡管澳方此前試圖開拓中東市場,但由于用途不同,中國市場被證明是難以替代的。”陳弘表示。
澳期待經貿恢復
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但自2020年起,兩國關系屢屢遭遇困難,經貿往來也受到影響。
去年11月,中國領導人與澳大利亞新任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印尼巴厘島G20峰會期間舉行了雙邊會晤。之后,黃英賢于去年12月訪華,系三年多時間內首位訪問中國的澳大利亞外長。
根據中國煤炭資源網消息,隨著對華煤炭出口逐步恢復,今年3月澳大利亞煤炭出口量顯著回升,已增至2021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繼大麥之后,澳大利亞政府還期待雙方能夠在葡萄酒、龍蝦、木材等問題上達成相同的共識。
早在今年1月,澳媒就高度期待貿易部長法雷爾盡快訪華。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當時表示,由于中澳貿易爭端持續存在,今年長成的葡萄會留在葡萄藤上無人采摘。

法雷爾13日表示,自己將于未來幾周訪華,希望所有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商品“迅速”回到中國市場,同時提醒澳出口商注重市場的多元化。
陳弘認為,中澳經貿關系源自基于各自國家利益基礎上的互惠互利。法雷爾訪華有助于解決兩國之間一些懸而未決的爭議,還有望打開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開展合作的新局面。
美方高層盼訪華
中澳之間往來開始頻繁,令美國感觸復雜。
“一方面,美國近年來一直試圖聯合地區盟國對中國實施戰略圍堵。中澳關系的改善,對于拆解美國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陳弘表示,“另一方面,中澳關系的改善路徑對于當下的中美關系也不無示范作用。”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3月證實,美方希望推動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柯比表示,中美兩國保持溝通很有必要,尤其是當雙方的關系比較緊張的時候。

盡管美方自特朗普政府時期起不斷對兩國經貿關系使絆子,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但兩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卻熱度不減。據美方統計,去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在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也創下新高。
在高通脹與低增長的威脅下,美國輿論近來不斷就中美經貿關系發問。《紐約時報》12日刊文指出,當美國尋求與中國“脫鉤”時,德國企業正擴大在華投資。就連一貫唱衰中美關系的部分美媒也在討論,美國能否在對華“選擇性脫鉤”的同時改善兩國經貿關系。
陳弘認為,貿易問題的解決有賴雙方共同的利益和平等的協商,中澳關系的改善正基于此。“經貿就是經貿,不應上升到政治層面。貿易戰的代價最終將轉嫁到普通消費者頭上。”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楊一帆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